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过渡期各项工作高质高效、落到实处,大通湖区纪委区监察工委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新姿态开展专项监督,聚焦“四个不摘”“五大振兴”,紧盯落实落细惠农富民政策等方面履职尽责情况,用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精准护航乡村振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职能作用,通过“四有两化三提升”的具体实措来深化和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效。
“四有”建站,畅通权力监督“最后一公里”。一是有机构。高位推动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工作,出台切合本地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二是有人员。依托“室组地”联动的模式,统一调配监督人手,村级纪检监督员均通过上岗培训并正常履职,解决小微权力监督“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有清单。制定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清单和“一领域一专题”治理清单,针对具体的清单内容,督促相关的行业领域细化措施、明确责任。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对清单确权、流程确权、运行亮权、结果晒权。四是有约束。将专项监督清单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并适时予以通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置,用典型案件的查办来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两化”筑基,打造信息联动“一网通办”。依托村级微信监督服务管理微信群有效开展监督,深耕基层网格化。对日常的管理实行“1+N”模式,“1”是村级网格长,“N”是若干分到片区的区镇村干部、网格员等,对微信群内超期的具体事务进行督办或者提及办理,对群内反映的具有廉政风险的薄弱环节或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线索及时核实、交办、处置到位,掌握专项监督的“一手”信息源。通过结合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的大排查大走访活动,将“互联网+监督”的宣传手册和使用方法送到每个农户手中,引导农户人人都当“监督员”,人人都能知晓乡村振兴惠农利民资金的“来龙去脉”。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综合研判乡村振兴中民生领域、工程建设领域、隐形变异的腐败作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等,精准又有力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实现监督数字化。
“三升”提能,促推长效治理“全覆盖”。提升小微权力监督频率。将监督的触角向最基层的村级党组织延伸,是大通湖区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村级单位经常性的开展监督谈话,压实政治责任、常态化的廉政提醒。提升防范风险能力。健全并整合党总支纪检委员、村委监督委员、民生监督员“三项监督”为一身的村级纪检监督体制,提升村级组织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能力、村级“三重一大”事务决策的魄力、规范村干部自身作风的耐力。提升共建共治效率。强化问题导向,综合运用监督手段,紧盯督促相关行业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加强过程管理和靠前监督,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来源:河坝镇
作者:欧阳诗卉
编辑:徐鹏辉
本文为大通湖融媒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