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三讲三访三评”走出乡村治理新路子

来源:大通湖区金盆镇 作者:龙杰凯 编辑:徐鹏辉 2022-09-28 16:54:07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928165318.jpg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体乡村善治之路,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方向。围绕这一目标,大通湖区金盆镇大东口村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积极探索建立了适合本地的乡村治理善治模式,并有效运用到各项村级事务中,其中旧坟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个月零上访迁移1300余座散坟”的工作成绩,移风易俗取得实效,村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打造乡村善治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推行“三讲三访三评”的乡村治理模式必将卓有成效。即:讲道理、讲情理、讲法理;有需求必访、有良策必访、有贡献必访;评议员评议、红黑榜评定、积分制评比。

干部“三讲”让乡村治理有“理”更有“礼”。乡村治理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移风易俗、征地拆迁等难题,基层干部讲得出道理、讲得好情理、讲得清法理,以“理”服人、以“礼”化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会议宣传把政策讲透,派出群众最信任的人“出面谈”,派出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攻坚工作组”逐户上门把道理讲清。与政府签订相关的保障协议,提供群众最温暖的“礼数”,保障群众最优惠的政策实现“心不慌”。针对部分不理解不支持的村民,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依法依理妥善解决,避免强制执行。

下沉“三访”让乡村治理有“新”更有“心”。做到有需求必访、有良策必访、有贡献必访的“三访”政策,变被动“上访”为主动“下访”,用走新又走心的举措赢得群众点赞。对村民信息全面摸排、精准分类、台账管理、因户施策,确保“小事有人理、大事有人办”。对家庭困难户定期走访、日常慰问,对脱贫攻坚监测户边缘户“一户一策”、“一对一”帮扶,对矛盾纠纷群体包“案”到人、跟“案”到底。村民提出的每一个可行性“好点子”,必上门、必记录、必研究、必跟进。建立“乡贤名录库”,明确专人负责乡贤工作,深耕乡贤资源,做好服务引导,诚意举措汇聚“贤力量”。

常态“三评”让乡村治理有“位”更有“味”。以村为单位依托“评议+评定+评比”,让百姓之事百姓评,百姓之星百姓选,让村级事务由唱“独角戏”转变成跳“集体舞”,让群众更有地位、更品趣味。邀请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各行业代表等担任评议员,让村级评议员评议“断曲直”。建立“红黑榜”评定机制“辨优劣”,红榜表扬好人好事,黑榜批评不文明行为。通过积分评比给村民“送福利”,村支两委把村级事务具体的任务清单折算成积分,村民通过参与集体活动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物资,提升村民的参与度。


来源:大通湖区金盆镇

作者:龙杰凯

编辑:徐鹏辉

阅读下一篇

返回大通湖融媒首页